轉貼至 http://www.uwants.com/viewthread.php?tid=5434780

歷史:
原產地中國,起源於10世紀。

又稱為藏狗、羌狗、蕃狗、大猊。原始藏獒生活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帶以及中亞平原地區,在西藏、青海、四川、甘肅及尼泊爾甚至新疆、蒙古、寧夏境內均可發現藏獒的蹤跡,藏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珍稀犬種之一,有些研究者認為他們是世界上特別是歐洲大陸許多其他大型獒犬的祖先。雖然自1880 年中期起,許多有關獒犬的文獻已出現,卻很少有詳盡完整的的資料。最早有關於大狗的資料出現在公元前1100年的中國,大型犬的頭蓋骨被推斷是在石器及青銅器時代,今日獒犬的祖先一般相信是跟隨著亞利安人、波斯人、希臘人以及羅馬人的軍人而去,稍後隨著阿提拉及Genghis
(蒙古汗國王) 旅行至歐洲。同時在這幾個世紀中,西藏獒犬仍稀落地散佈在喜馬拉雅山谷區中,目前發展成備受西藏人讚譽的大型動物。在1859年時,英國舉行了第一次狗展,1873年成立了犬協會以及第一本血統書,其中包含了4027隻狗。依照英國犬協會正式的分類,其中來自西藏的大狗第一次被正式稱為西藏獒犬。
1874年,又有二隻西藏獒犬被威爾士王子(後來的愛德華七世)帶入英國,並在1875年12月的宮廷狗展中展示。從那時起到1928年,只有零星的獒犬進口到英國及歐洲。1982年第一個正式飼養此犬的準則被犬協會採用。此準則亦被FCI (Federation Cynological International,國際犬業協會) 改採用。美國養狗人俱樂部(AKC)積極參與西藏獒犬品系的建立,關於西藏獒犬的標準文件已經於2004年10月完成,並於2005年1月1日開始生效。今日在西藏、尼泊爾及其它喜馬拉雅山區,它們大部份仍被當作寺廟、庭院和牲口的守衛,非常能適應高山嚴酷的生存條件,有的隨著西藏的貿易商或羊群旅行,這些狗的任務是保護他們主人的羊群與帳蓬,並抵禦狼、雪豹等的侵害。


外觀:
骨架粗壯、體魄強健、吼聲如雷、英勇善鬥。屬於護衛犬種,具有王者的霸氣和對主人極其忠誠的秉性。頭部頭面寬闊,頭骨寬大,犬鼻的上部至後頭部距離大而長,遠看似方頭,實際上為圓頂。鼻鏡寬大、飽滿呈方形。眼球為黃褐色,眼睛一般呈三角形,也有部分眼球上部隱藏在上眼皮下,下部眼球的紅肉眼底暴露出來稱為吊眼。耳部呈三角形,自然下垂,耳朵較大,緊貼在面部靠前。嘴部前上齒和前下齒緊緊結合,下唇呈方型。嘴較寬闊。胸寬,腰部長、寬且渾厚。四肢肌肉發達,結實健壯。腳盤較大,對稱,從爪的上部至犬腿後上部長有緋毛,爪如虎爪緊包。
尾中長,長度不超過踝關節,自然捲起,有的斜卷於犬背上,有的平卷放在後背上方,看似大菊花。

被毛厚實緻密,有兩種類型:有長毛型和短毛型。圍繞頸部有飾毛,飾毛長的頸部周圍鬃毛直立,長度大約有20釐米左右,看似雄獅,被稱作獅子型獒犬;飾毛短的頭大,嘴寬鼻短,有老虎的樣貌,被稱作虎型獒犬。品貌顏色有黑色(全身純黑色,或頸部下面、胸部有少許白斑)、棕色、黑和黃褐色(俗稱鐵包金,其它都是黑色,雙眼上方各有一黃色圓點,四肢下部有黃斑)、白色、黃色、灰色等。

體型:
身高 62-80釐米
體重 65-90公斤


藏獒的標準身高和體重
巨型藏獒
成年公獒的肩高達78—85釐米(母獒肩高75釐米以上,體重70千克),腰背長度75釐米左右(從犬肩胛上量至犬臀的尾根上部),胸圍95釐米左右,體重在80千克以上,全身結構符合藏獒各項要求者為巨獒。

標準藏獒
成年公獒肩高68—75釐米(母獒65釐米以上),腰背長度65—70釐米;胸圍90釐米;體重65千克以上,全身整體符合藏獒各項規定者為標準藏獒。

普通藏獒
成年公獒肩高一般為65釐米以下(60釐米以上),母獒肩高在60釐米以下(55釐米以上),體重多為50千克左右,其他各項規定達標者為普通型藏獒。

藏獒的品系分類
藏獒原生活在我國青、藏、甘、川、滇等省、自治區的廣大藏區。因各地氣溫環境的不同,故其外表的形成也略有不同,尤其在犬毛量上更為明顯。為了簡單易懂,現在從犬外表形狀上給以分類:

獅型:
犬被毛豐滿,有鬃毛長而豎立,形狀如雄獅,故稱為「獅形獒」。

大獅頭式:
犬額頂上方(眉骨處的上面),頭蓋骨部位,長有5釐米長的額頂立毛。犬雙耳片上也長有5—15釐米長的耳面被毛。犬後頭部的頭毛及脖頸周圍鬃毛豎立,毛長度有20—30釐米,頭頂立毛和脖頸周圍鬃毛如花環般向四方刺立,呈橢圓形(一般犬的頸下垂毛大於頸上毛的長度)。

小獅頭式:
犬頭頂立毛和脖頸部鬃毛短(毛長10—15釐米),毛量形成的圈度小,犬站立時一般沒靜臥時看著頭風大,故這種獒多為中長毛獒。或有頭風但鬃毛短(及脖下頸部垂毛也短而少)的獒犬。


虎形:
犬被毛短或被毛長但頭蓋骨部位無立毛,脖處鬃毛也短,或鬃毛雖長但頭頂無立毛刺立,而使犬頭頸部位的毛量未能形成獅子形狀的獒都稱為虎形。
虎形獒俗稱虎頭獒,像藏獒種群中的中毛、短毛及有些體毛雖長但無頭風(立毛)的長毛獒都統稱為虎形獒。


獅形藏獒與虎形藏獒的優缺點
獅形藏獒的優點:
毛長、靈活、性烈、善鬥,體形漂亮(多為寬背粗體),而更能顯示出藏獒特有的形體,狀如熊獅般的威風凜凜,猶如凶神惡煞般的面相威力。

獅形藏獒的缺點:
從現存80%以上獅形藏獒的種群數量上可以看出,獅形藏獒的頭都比虎頭獒要小,嘴巴尖長而薄,個子普遍偏小,叫聲大多尖細,腦神經較為敏感而易激動,善狂吠。
犬在夏天脫毛後,可造成形象上的差異過大,並可因落毛而出現環境衛生上的煩惱。


虎形獒的優點:
虎形藏獒的頭顱大,嘴寬、方、短而唇厚,個高體大,叫聲渾厚,性猛而沉穩,並因其巨大如虎的形體和摧人心肺的吼音,而給人以強烈的震撼,又因自身毛短而不存在落毛後整體形象破壞的問題。


虎形獒的缺點:
由於犬頭頂立毛不長,鬃毛又短,而顯得犬頭部沒有獅形獒威風好看,有小數犬由於性情太過穩重聰明,而出現在攻擊時間上的遲疑或不太善於主動進攻的情況。


  
頭部特徵:
頭部:頭顱大,前額骨(眉骨處)凸起,額面寬而前庭飽滿,犬鼻、嘴略微上翹,犬的鼻根部位與犬眉處凹度突出明顯。

眼:眼眶為三角形狀。眼睛小,眼窩略陷(深),眼球為黑黃色。有部分犬眼球上揚,下眼底結膜露出者稱做吊眼型。

嘴(鼻):可分為平嘴、包嘴、吊嘴三種形狀。
1、平嘴:犬的上嘴唇未能垂蓋住下嘴唇下方的,稱為平嘴。
2、包嘴(俗稱:筒子嘴)犬嘴合住時,嘴呈圓粗包裹形狀。
3、吊嘴:犬合嘴後,上嘴唇垂吊於下嘴唇的下方,約有5釐米深度,下嘴唇中後部下墜彎折。此種嘴形多為吊眼虎頭獒犬。犬的鼻頭大,鼻鏡為黑色,鼻樑寬。


耳:耳中等大小,形如倒V字樣,耳片肥厚,耳位不高,兩耳間距大。

頸部及身體:
脖頸:脖子粗壯,頸部肌肉發達,頸下吊,有鬆懈垂皮,頸部毛量豐滿而顯得犬脖子粗短雄壯。

背(腰):分為寬背與窄背兩種

1、寬背:俗稱雙脊獒。此種獒因胸腔背脊骨架大,就顯出犬的背(頂)部寬粗體壯,樣如熊體一般。

2、窄背:俗稱單脊獒。因犬的胸腔骨架小,而使得犬的背(頂)部呈現腰細背窄單薄之狀。
因此,無論寬窄,都要求犬的背部寬廣平坦,腰體粗壯有力,腹部張開厚實。


胸(腹):胸部寬粗且厚深(從犬脖下至前胸部位下方處),後腹充實張開,犬雙前腿間距明顯位寬。犬前胸(脖頸下方)部位長有白色的斑塊。

腿(爪):四肢骨骼粗大。前腿恥骨後及犬腳跟處長有飾毛,爪趾緊扣如虎掌般,前肢直立勁力強(不能出現肢肩關節部、腿根內扣或外撇),後肢略微彎曲成蹬狀。

尾:尾毛長約20釐米,尾骨粗,興奮時尾巴緊捲背上或斜卷於臀背側,形狀如菊花怒放。

皮毛:被毛厚實緻密,有兩種類型:有長毛型和短毛型。圍繞頸部有飾毛,飾毛長的頸部周圍鬃毛直立,長度大約有20釐米左右,看似雄獅,被稱作獅子型獒犬;飾毛短的頭大,嘴寬鼻短,有老虎的樣貌,被稱作虎型獒犬。品貌顏色有黑色(全身純黑色,或頸部下面、胸部有少許白斑)、棕色、黑和黃褐色(俗稱鐵包金,其它都是黑色,雙眼上方各有一黃色圓點,四肢下部有黃斑)、白色、黃色、灰色等。

顏色: 藏獒屬古老的犬種,故犬的毛色品種較多,幾種常見、數量也大,並具有商品價值的毛色獒有
1:黑色
犬全身毛呈黑色,惟犬的前胸處(脖頸下方)長有圓形或三角形白毛(白色斑片不能過大,如直徑5釐米成圓者更佳)。
2:鐵包金
黑體,黃腿,犬的兩眼上方長有兩個黃色圓點(或黑體,紅腿,眼上方兩個紅色圓點),嘴唇兩邊毛呈黃色(或紅色)。
3:黃色
有金黃、杏黃、黃棕、草黃色(犬身體被毛都呈黃色)。
4:紅棕
犬全身被毛的表體毛色呈棗紅色或全紅色(如牛毛紅)。大部分這種犬的內毛或尾毛尖都雜有少話黑毛,嘴筒(腮的兩邊)為黑色。但也有部分犬的嘴巴毛色同被毛色一樣。
此種毛色獒,多由黃公獒配黑母獒(鐵包金)或黑公獒配黃母獒所繁育。
5:白獒
犬全身毛色呈白色,鼻鏡多為肉紅色,也有部分犬鼻鏡(頭)為黑色。此種獒因其毛色雪白,俗稱雪獒。
還有一些犬的毛色呈麻青色、黑白相間的花色,因其表體毛色雜亂,外觀不美而商品價值不高。


步態:骨架粗壯、體魄強健、吼聲如雷、英勇善鬥。屬於護衛犬種,具有王者的霸氣和對主人極其忠誠的秉性。頭部頭面寬闊,頭骨寬大,犬鼻的上部至後頭部距離大而長,遠看似方頭,實際上為圓頂。胸寬,腰部長、寬且渾厚。四肢肌肉發達,結實健壯。腳盤較大,對稱,從爪的上部至犬腿後上部長有緋毛,爪如虎爪緊包。
尾中長,長度不超過踝關節,自然捲起,有的斜卷於犬背上,有的平卷放在後背上方,看似大菊花。

 

轉貼至 http://www.uwants.com/viewthread.php?tid=543478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von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